热度小说网rdshuku.com

萧国公家开了一个不好的头。肃国公夫人再来只带了年幼的孙女,嘴上告罪说女儿得了风寒,大概率好不了了,家里的公公婆婆正张罗做棺材冲喜。

这几l乎把郑湘逗笑了。另外,原国公家的姜露冒出个青梅竹马两情相悦的小情郎。

姜榕听完目瞪口呆,气得想要削爵。这几人要才无才,若不是他念旧情,封了国公,现在一个个还在地里抛食呢。

郑湘办这事时,脑里一直有两个小人在撕扯,一小人说这是国家大义,另一人说这是人之常情。

郑湘推己及人,她想成全这些女孩,然而和亲乃是朝廷决策,不得不行。

郑湘瞪了姜榕一眼,叹道:“都怪你,咱们若厉害了,也就不必和亲。”

姜榕苦笑,又耐着性子和郑湘解释,大周国力强盛,东可汗对公主只有敬重,不敢怠慢。

郑湘叹了一口气,看着姜榕:“现在怎么办?他们瞧着都不愿意。牛不喝水强按头,她们心中不愿意,终究不好。”

“罢了。”姜榕深吸一口气,道:“你再让她们带适龄的女儿过来。”

郑湘诧异看着姜榕,只听姜榕补充道:“义女也可以。”

他对这群宗室寒了心。

“让周贵妃先筛选,你身子重,最后拿主意,赶紧定了,接到宫中居住,找几l人教她草原习俗和语言。”姜榕道。

郑湘应下。果然这个消息悄悄一流出,议亲的停了,病重的好了,各家欢天喜地带不同的女娘进宫。

周贵妃活了半辈子,见到此景,也是瞠目结舌,心生悲凉,硬着心肠选了三个,都做姜姓,唤作姜萍、姜莲、姜柔。

选的时候是三个,只不过却来四个人。

姜雪也来了。

只因她爹说了一句:“我为宗正卿,当为宗室表率。”

四人过来拜见,郑湘仔细打量完,听闻她们都曾读书识字,不好抉择,于是以皇后的名义接宗室女来宫中作伴,先派人教她们北虏习俗、可汗谱系以及语言。再从中择优挑选合适的人才。

四人自此在宫中安置下来,惊惶中透着无措和茫然。

郑湘暂将此事放到一边,天气转暖,草木萌发,万物经历寒冬的蛰伏一下子都冲出来,在春日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她身子渐重,扶着新柳在御花园中散步,桃花开得繁密浓艳,一朵压着一朵,掩映在绿柳之下,春意盎然。

远处碧波荡漾,偶有有几l只野鸭子或天鹅展翅高飞,掠过湖面远去。

郑湘出去散步一圈回来,心情开朗,便回到宣政殿。

刚坐下,就小宫女过来禀告:“陛下,娘娘,蒹葭宫的姜萍姑娘上课晕倒,唤了太医医治,说是脾胃虚弱,气血虚耗,郁结于心。”

姜榕闻言,眉头微皱,转头看向郑湘:“把她送回家去吧。”这样的人送去草原只怕活不长,白白糟蹋性命,不如回家。

郑湘点头,宫女领命退出去。姜榕道:“这些女娘……肤脆骨柔,只怕难当大任。”

郑湘回道:“陛下你是选公主,还是选大臣?”公主娇弱金贵,何必苛求。

没想到姜榕却出乎意料地说:“当然是大臣,心向大周的大臣。”

郑湘闻言仿佛头顶炸了霹雳,沉思半响,喃喃道:“原来如此。”

姜榕见郑湘神情低落,想了想道:“你身子重,精力不济,这件事情交给我处理。”

郑湘猛地抬头,抓住姜榕的手,摇头道:“不,我自己来。其他的事情暂放一边,我先紧着这件事。一定会选出合适的人来。”

姜榕的话出于关心和怜惜,但郑湘明白她不能接受,一旦接受,就是承认自己的无能,以及落下难当大任的印象。

和亲的人选在姜榕的眼中或许看起来极为容易,就如他选拔有才之士一样,有能力就来,没能力就去。

但对于郑湘而言,夹杂了太多的私人感情,故而变得左右支绌,优柔寡断。

姜榕反握住她的手,道:“好。万事有我在。”

郑湘想了半响,然后起身道:“她们都来一个多月了,我去看看她们的学习进度。”

说罢,郑湘告辞离去,坐歩辇来到蒹葭宫。

鸿胪寺的少卿正在为三人讲解北虏习俗。听见通传,众人忙起身行礼,郑湘笑道:“快起来,本宫过来看看,王师傅你继续讲,我也来听听。”

宫女抬了一张圈椅,铺上锦垫,郑湘坐下来,请王师傅继续讲解。

姜萍已经被移送出宫,只剩下姜雪、姜莲和姜柔三人。她们都是十五六岁的女孩,经历事情少,离别家人,身处陌生的环境,据说又要嫁给一个老头子,各个惶恐不安。

然而,她们身后都有父母亲人,逼得她们不得不更近一步。

郑湘听了大约半个时辰,王师傅散了学。郑湘起身,将三人召到面前,问了她们的饮食和学习进度。

姜雪勉强笑道:“回禀娘娘,臣女在宫中一切都好,姊妹们和气,老师教得认真,长了不少见识。”

姜莲接道:“雪姐姐说的是,臣女在宫中见了这一辈子没见过的,吃了没吃过的,娘娘待我们如此,臣女必当结草衔环,以报皇恩。”

姜柔道:“臣女在宫中一切都好。”

郑湘又与众人说了一会子话,临走之前把在殿内不声不响听课的万晴叫走了。

郑湘一行出了蒹葭宫。她笑问万晴:“你的事情都做完了,怎么来这里听课?”

万晴笑回:“回禀娘娘,汤沐邑的账册再过半个月送来,六宫的账册今早我让小宫女送到蓬莱殿。前些日子听闻,这里有师傅讲课,且不是常讲的内容,就过来听听。”

“你知道她们听这些做什么的?”

“听闻东可汗派遣使者前来求可亲。”

郑湘见她明白,笑问:“你跟着她们上课,你觉得三人如何?”

万晴闻言想了下,然后笑道:“我怎敢评论贵人?雪姑娘上进,其他两人都不错。不过她们都年幼,慢慢学便是。”

万晴被蕙香视为继承人,她现在算是皇后的心腹,胆子大了不少。

说完这些,她念起心中的疑惑,因着皇后素日慈和,于是问:“娘娘,咱们真要和亲吗?”

郑湘点头:“陛下与朝臣主意已决,东可汗内附,他们求和亲,大周必定要允,免得生了嫌隙。再者,你也知道,陛下有一统南北之志,北方安定,才能集中力量灭南齐。”

万晴又问:“可贺敦真的能参预政事?”

郑湘点头:“确实如此,他们与中原习俗不同。”

万晴神神秘秘地捂着嘴小声道:“那个……那个……真的有丈夫死了嫁给继子的习俗吗?”

郑湘回:“这是收继婚,草原的习俗,当年解忧公主远嫁乌孙,就相继嫁了三任丈夫。”

万晴来宫中后读了史书,闻言立马想起这则旧事,接连又想起不少和亲的公主。

郑湘转过头,与万晴玩笑道:“你问这些作甚,难道你要去北虏?”

万晴听了,猛地僵住,一股电流窜过全身,眼睛直愣愣地盯着皇后,呼吸急促,仿佛什么隐秘的心思被拨开乌云,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你……”郑湘看懂了万晴的眼神,仿佛又没有看懂。

万晴的呼吸急促起来,她的双拳紧握,眼睛仍然直勾勾地注视着郑湘。

郑湘缓了缓神,转头伸手拍拍万晴的肩膀,道:“这事不同儿戏,你回去吧。”

“……是……”万晴的脸上犹如充了血般,通红通红。她恭敬地退下。

回去的路上,郑湘一直思考,宫中女子虽多,但才干能让郑湘称赞的唯有两人,徐纨素和万晴。

“其实……她更合适。”

郑湘心中动摇,她回到宣政殿。姜榕问起,只说探望了几l位女娘。

次日,郑湘正在梳妆,忽然从镜子中瞧见万晴的身影,她转过头,只见万晴眼下青黑,但眼睛却是顾盼神飞,仿佛下了什么重大决定。

郑湘心知她必有事要说,挥手让众人下去,只留蕙香一人。只见万晴跪下,语气颤抖却坚定:“臣想要名留青史,望娘娘成全。”

郑湘听了,差点被口水呛住,这是什么鬼理由?

万晴一口气不停歇,继续说下去:“人生如蜉蝣在世,臣想要在青史之上留下自己的姓名,但昨夜翻遍史书,发现在史书中留下姓名的女子,要么是后妃公主,要么是贤妇贞女。

臣做不来贤妇孝女,而且出身寒微容貌鄙陋又怎敢触及宫门?然而,现在有一机会,臣了解过了,姜柔是纪国公夫人娘家人找来的姑娘,与姜姓无半点关系。

她能姓姜,难道臣不能吗?”

蕙香听得目瞪口呆,郑湘回过神,道:“别乱说。你既然看了史书,就知道史书上的和亲公主皆短寿,而且可能一生都无法回到京师。”

万晴反驳道:“人生在世,谁能无忧,终有一死。臣望娘娘成全。”

郑湘的脸上露出郑重的表情,严厉道:“这不是开玩笑,你莫要想着荣耀,就忘了和亲的苦。”

万晴的眼睛燃烧着熊熊的焰火,燃烧之处目之所及,道:“臣清楚,望娘娘成全。”

郑湘以手支头闭目沉思,良久道:“你起来吧。”

万晴喜道:“娘娘,你答应了?”

郑湘柳眉一竖,道:“去去去,回去做你的事情,别让我心烦。”

万晴听此亲昵之语,忙连跑带跳出了宫殿,心中知道此事成了。

蕙香一脸不可置信,不解道:“万晴她图什么啊?去和亲可是九死一生,从此与亲人不能相见,飘摇在外,身如浮萍蓬草。”

人各有志。

“咱们去宣政殿。”郑湘起身,问:“小公主被周姐姐接走了?”

蕙香回:“是,一早春雨过来说今日天光好,娘娘想带着小公主去赏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