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抵美】 (1 / 2)
热度小说网rdshuku.com
远洋客轮在东京港停留一日,等许多日本旅客登船后,才开始继续航行,下一站是夏威夷。
周赫煊写小说的速度很快,因为故事情节早就有了。他需要费心的,就是把一些未来物品,用科幻小说的词汇阐述出来。比如人造卫星、比如水下探测器、比如影像显示器、比如移动电话等。
心血来潮之下,周赫煊还用铅笔画着各种插图,而且故意把未来机器的外形扭曲。
周赫煊把水下探测器画成小型潜艇模样,把影像显示器(闭路电视)画成圆形,把人造卫星画成带着无数天线发射器的怪物。
为毛要写人造卫星?
看看周赫煊的小说内容吧:
“公元1990年时,人类已经进入电气智能时代。搜寻泰坦尼克号残骸的探测船,拥有远洋自动航行能力,它靠人造卫星信号定位,单位精确到以海里计,船长不需要再使用罗盘……
人造卫星就如同月球一样,围绕着地球空间轨道运行,它平衡了地球引力场、大气阻力、太阳引力和月球引力的互相作用,拥有自身固定的环绕轨道……
就像无线广播一样,人造卫星如同太空中的信号塔,随时随地向地球传输各种信号波。20世纪末的人类,可以随时随地的打电话,不用再受到电话线的束缚,正如有线电报和无线电报的区别……
布洛克·诺威特通过声呐系统,探测到泰坦尼克号的具体位置。他让助手启动水下探测器,这种探测器拥有防水的摄像头,将海底的影像真实传输到船舱控制室……”
二十多年后,当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上天,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回《泰坦尼克号》这本小说。
科幻小说的预言成功并不稀奇,比如飞机、潜艇、计算机发明出来以前,就有科幻作家在小说里面提到过。人们之所以如此惊讶,是因为《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广为人知,到50年代早已经家喻户晓了。
2000年8月30日,第6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多伦多举行,评选出“20世纪影响深远的十大经典科幻小说”。“汤姆·斯威夫特”系列小说获得冠军,而《泰坦尼克号》在这个榜单排名第四。
虽然在绝大多数时候,人们都把《泰坦尼克号》视为爱情小说。但它被选入“20世纪十大经典科幻小说”榜单,却没有科幻爱好者站出来反对,因为里面提到的“未来”科技全都变成了现实。
科幻迷们甚至感觉惋惜,因为周赫煊的科幻作品太少了,而且这还是披着科幻皮的爱情小说。
有人戏言道:“周赫煊是一个被史学研究耽误的科幻大神。”
连续把自己关在船舱里创作半个月,周赫煊终于出来透气了。他受马慕瑞夫妇的邀请,跟张谋之一起去听交响乐演奏。
这玩意儿属于高逼格,嗯,主要是门票钱太贵,一般人舍不得听。
“周,想必不用我来介绍了吧,”马慕瑞指着身边的英俊青年说,“这是著名的戏曲家梅兰芳先生。”
周赫煊笑着伸出手:“梅老板你好!”
“周先生好。”梅兰芳和周赫煊握手道。
周赫煊介绍说:“这是我岳父张谋之先生。”
梅兰芳点头道:“张先生好。”
张谋之热情地说:“今日一睹梅先生风采,果然名不虚传。”
几人寒暄片刻,便一起走进演奏大厅,里面只有稀稀拉拉20多个观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