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小说网rdshuku.com

作为一名新人,孟秋的工作很简单,看书、看资料、看文献。

时教授也很忙,不可能一对一带她,就给她布置了任务,告诉她这一周要看哪些资料,周五下午汇报,其余时间就让林亦寒带她。

林亦寒自己也有工作,他们小组在进一步改进制退器,目标是将制退器的能量效率和冲量效率提升到35%以上。

他就在他们实验室那一层的小办公室里,给孟秋搬了套桌椅,把她安排在那儿看书,说:“我就在那边那个实验室,有事就叫我。”

偶尔他也会带孟秋去实验室,或者去旁听他们的组会。

林亦寒没指望她都能听懂,主要还是带她熟悉熟悉研究所的节奏,长长见识。老师把人交给他了,他就得负责,更何况这还是他先认识的朋友呢。

林亦寒给小组里的成员介绍孟秋,说:“之前那个改进就是小孟给我的灵感。”

小组里的人对研究所来了新成员表示欢迎,但对林亦寒的话就不怎么相信了。

她给的灵感?

她一个高中生,知道制退器的原理是什么吗?

自从搬到这个山旮瘩里,研究所就没进过新人。他们在这里,环境闭塞,每天除了搞研究,也没有其他休闲方式,突然来了个生面孔,大家也挺好奇的。

孟秋进来没两天,他们就把她的情况打听清楚了。

听说是时教授把人招进来的,看林亦寒这走哪儿把人带哪儿的样子,应该是真的。

又听说这人是驻地官兵的家属,只上过高中。

大家就满脑袋疑问了。

他们901所可是重点机构,别说高中生,上过大学的都不一定能进来,她一个没经过大学系统教育的人,知道制退器效率怎么计算吗?知道内部结构中制退室锥角与制退室长度之间的关系吗?知道在加工过程中应该应用什么制造工艺和材料吗?

这些就不说了,这几年的高中,有没有实验课都不一定,一下子把她弄到这么重要的研究所来,她能跟上吗?

有人就猜,孟秋是不是家学渊源,家里有长辈是搞研究的。在学校没学,从小在家里耳濡目染也说得过去。结果也不是,没有,家里父母就是普通工人。

那就更令人费解了。

现在林亦寒还说之前改进制退器的灵感是她给的,这不是扯吗?

大家就笑笑,觉得林亦寒就是照顾人,给她说好话,但说真的,是骡子还是马,可不是靠嘴上说的。

林亦寒知道他们不相信,也没有继续解释的意思,反而抱着一点看热闹的心思,道:“等着吧,你们以后就知道了。”迟早让你们感受一下我当初受到的震惊。

他好像比孟秋自己还相信她一样,孟秋不由脸红。

大家都忙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打个招呼就各自忙去了。

孟秋跟在林亦寒身边,他一边做自己的事,一边给她介绍他们现在正在进行的项目,以及每个人的分工、大概的进展。

“像制退器、助退器、消焰器、消音器等等都归属于辅助装置项目组,我们组就是辅助装置组下面一个小组,负责制退器的。”

“上次你提醒我了,后来我们重新调整了制退器的内部结构,目前能量效率能达到33%,冲量效率能达到28%,较之前,都有几个点的提升。”

“不过这还不够,我们下一步的计划,是将这两个效率至少提高到35%……”

孟秋跟了林亦寒几天,发现他真是太谦虚了。

他当时还说他就是个普通人。

可是,这个小组就是他负责的,而且小组里的成员们,每个人都很优秀。

他们经常会开组会,总结进展,调整方向,孟秋得以旁听。

每次组会讨论,就是一场头脑风暴。他们从这个点讨论到那个点,涉及多个学科知识。每个人的专业不一样,但当别人说起自己专业上的内容时,他们并不会听不懂,相反还能就此提出自己的意见。

组会的充实程度是稍微走个神,就跟不上他们的节奏。

而且,制退器她在系统实验室里也制造过,她观察过了,他们使用的设备器材远不如系统实验室里的,但是他们用这样的设备器材,却做出了效率更高、性能更优的制退器。

显然靠得是他们自己的能力。

和他们相比,即便她有更先进的设备、更优良的材料,也像一个草台班子。

孟秋受到了打击,看林亦寒的眼神充满怀疑。

还说是普通人,如果他们都是普通人,那她是什么?

弱鸡吗?可恶!

研究所离家属院有段距离,所里有食堂,研究人员有伙食补贴,自从上班之后,孟秋中午一般都在食堂吃,只有晚上才在家里吃饭。

饭桌上,见她情绪低落,季屿低声问道:“最近工作怎么样?遇到困难了吗?”

“挺好的。”孟秋回道。

季屿看她无精打采的样子,心说,这还叫挺好的?

他给她夹了一筷子菜,佯装落寞:“有了新朋友、新同事,所以有事都不和二哥说了吗?”

她果然上当:“我不是,我没有……”

季屿继续眼神受伤地看着她。

孟秋深沉地叹了一口气,“唉!二哥我不是不跟你说,就是……你知道坐井观天吗?井里的青蛙只有出来才知道外面的天地有多大,我现在就像一只刚从井里蹦出来的青蛙一样。”

她是不好意思说。

季屿被她的比喻逗笑了,见她谴责地看过来,立马整了整表情,一脸严肃正经。

“嗯?怎么说?”

孟秋感慨道:“研究所里遍地都是天才,天才之上,还有天才中的天才。而我呢,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新人。唉!二哥你知道吗?研究员也分正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和实习研究员,我现在就是一个小小的实习研究员。”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她总觉得自己能被时教授招进去,占了她是从后世来的便宜,还有她身怀系统这个大杀器的原因。

总之,她觉得自己就像“滥竽充数”故事里的南郭先生,或者是那个表情包中,站在一群西装革履的大人中间浑水摸鱼的蜡笔小新。

身边人都是大佬,除了我。

压力山大啊!

季屿问道:“你进研究所几天了?”

“今天是第九天。”

季屿又问:“林亦寒进研究所多久了?其他人呢?”

“听林哥说,他是六五年进901所的,到现在有四年多了。邓哥听说比林哥还早进研究所。制退器项目组的其他人……”

孟秋回忆了一下,没听他们说过具体时间,但聊天的时候说过,他们好像都比林哥进去的还早。

季屿道:“你才进研究所九天,他们中有人可能已经在研究所九年了。小蝉,你不是不如他们,你只是需要时间成长。”

他说得很认真,也很笃定,孟秋那颗因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而急躁的心慢慢平静下来。

是的,她可以的,她一定可以追上他们的脚步!

最起码……最起码不给大家拖后腿!

不懂的可以学,不会的可以问,研究所里有那么多人,个个都比她优秀,想开点,个个都可以是她的老师!

而且她还有系统,连睡觉时间都可以利用上,本来就比别人作弊了,还怕追不上吗?

孟秋握拳,重整旗鼓,再接再厉,张开双臂,投入知识的海洋。

实验室里,大家一忙起来,忙得昏天黑地,完全忽视了实验室里多了一个人,尤其是这个人还格外的安静,更加没什么存在感了。

只有偶尔,忙得分不开身,叫同伴拿个材料或者工具来,边上伸过来一只手,自己也没注意看,见东西对了,接过来就继续忙,等忙完手里的事,扭头一看。

“咦,怎么是你?”刚才在旁边帮忙的竟然一直是小孟。

孟秋抿嘴笑了笑,见她这里不需要了,又退到一边,默默观察,默默学习。

还有的时候,有人需要人帮忙记录数据,喊了一圈,没人能腾出手来,不得不将目光落在边上站着的人身上。

“你行吗?”

“行。”

片刻后,喊人记录的人接过实验记录,仔细检查了一遍,有些惊诧:“可以呀,竟然一个都没错!”

他们记录的数据不是简单地记在纸上就行,怎么记,按什么顺序,都是有要求的,而且他们习惯了,通常张口就是某个东西的简称,或者代号。

所以别说是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了,没学过的人可能都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

他刚才报数据的时候,前面还记得照顾她听不懂,说得仔细清楚一点,后面说着说着,就给忘了,刚才拿到记录本的时候想起来,还担心她会不会记错了,没想到她竟然都听懂了。

她才进实验室几天呀?

孟秋只是笑笑,又缩回角落,像一只小蜗牛,伸出触角,默默观察外面。

慢慢地,小组里的人习惯了实验室多了一个人,他们也渐渐意识到多一个机动人员有多方便。这个机动人员还特别聪明,有不会的,教一遍就记住了。有这么个人打下手,真是忒好用了。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小孟,过来一下!”

“小孟,帮我登记个数据……”

“小孟帮我计算个东西……”

林亦寒还担心她会被排挤呢,隔了两天再进实验室,就见到了这样的场景。

这帮人不是在欺负小孟吧?

他观察了一会儿,发现大家不是光使唤小孟干活,而是一边干活,一边和她解释器材怎么使用,这个数据代表着什么,这个东西为什么要这么做,接下来要尝试什么方式……

不对啊,之前他想让他们带带小孟,他们个个都说自己忙,没有时间,怎么现在这么积极,还抢起人来了?

林亦寒摸不着头脑:“什么情况?”

众人:什么什么情况?小孟这么好用你怎么不早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