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小说网rdshuku.com

◎各朝的变化与反应◎

南宋,宋慈正坐在马车里离开京都前往湖南。

今年他迁任直秘阁、湖南提点刑狱。而他耗费了一生心血的《洗冤集录》也已经编撰得七七八八,或许到了今年的冬天,便可成书了。因此在马车上他也放心不下此事,马车晃动,光线也不足,他便从随身的藤箱中翻找出了“叆叇(眼镜)”用布条绑在了耳后,便于翻阅自己的手稿。

这“叆叇”乃水晶磨成,价值千金,一匹良马方能换一副叆叇,素来仅有达官贵族才能享用,宋慈为官清廉,哪里用得起,这还是出京的时候,官家听闻他年纪大了目昏,不辨细字,特意赠与的。

虽说仙迹为他赐名“宋小慈”,但宋慈今年调任湖南,已六十有三,是个须发斑白的老头子了。

倒也有缘,林娘子去了长沙,他也要去湖南任官。

宋慈在车上将自己的手稿翻了一遍,又删改多处,这才摘下叆叇准备歇息,但松开耳后布条以后,眼前明晰的字迹又再次变得细小模糊,他忽然想起仙迹说过的显微镜。

显微镜,顾名思义,能显现微小事物的镜子?

或许不是镜子,而是如镜子一般通透、透光的……宋慈目光落在手中的叆叇上,再次将叆叇举起来放在眼前,光明重现,细小的字在眼前放大了,摘下,一切又恢复如常。

他若有所思。

比起宋慈还在推测显微镜的构造,清朝民间的一些平行时空中,已经迈开了一大步,觉醒的医者也很快将为华夏推开微观的大门,去看见一个新的世界。

清,雍正五年,江苏吴县叶家。

在这个时空里,新年刚过,满街面都是崩碎的爆竹,家家户户都新贴了桃符与春联,门前屋瓦也扫得干干净净。

叶宅门前更为热闹,门口一棵老杏子树上挂满了街坊四邻系上的红绸,树下还有烧烬的香灰——叶家世代从医,已经六十出头的叶天士最擅治时疫与痘症,是吴县远近闻名的大名医,有人传他乃仙人下凡救苦救难,故而百姓们常到他家门前求拜。

有时热闹起来,比庙会场子也无有不及。

而且,常有外地人来求医,总会听到吴县的人自豪地说:“您放一百个心吧,有叶老在,保准药到病除,咱们吴县能瞧见仙迹的人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县太爷都瞧不见,可叶老就是其中一个!您就说神不神!不过叶老年纪大了,非疑难杂症不看,您就割个鸡眼,去前街叶家医药铺找他徒弟瞧病得了。”

叶天士年纪的确大了,他是康熙六年生人,如今已经六十来岁了,但他对医术仍旧孜孜不倦,谦逊向贤。

故而昨日听到仙迹前往后世医院、说起后世医学,不由叹为观止,大呼高明!俗话说得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叶天士看后世医院便看出了不少东西来。

后人医院扎针,每根纤细钢针都是现拆现用,一人一支,用完就丢,叶天士的小徒弟还嘀咕后人怎的如此奢侈挥霍!

叶天士却知晓,这不是挥霍无度,这其中定有道理,他望向装满被丢弃针头的黄色大桶,上面还贴着“医疗废物”四个大字。

他忽然想起先前吴县爆发疫病,县里设置医居救治穷人,叶天士每天都去那儿为贫人看病,疫人所用之物、唾液甚至呕出的血液不慎沾上都会将瘟疫染上其他人。

后世那医馆如此作为,是否也是怕不同病症的患者混用针头导致病症相互传染、加重病患病情?

他以往为病患施针看诊,也要用煮得滚烫的黄酒泡一泡金针,热酒能除污,难道如此清洁还是不够?若是用酒尚且不够,要用什么才行呢?

叶天士面容清癯,捻须沉思,随即又看到扎针前后人也要用棕色的药水涂抹手背,因那是个年幼的孩子,一直在哭闹,因此叶天士还听见“护士姐姐给你消毒,细菌就跑掉了,不要怕”。

细菌?

消毒?

林姑娘也说,显微镜能看见细菌,从而防治传染病。

细菌是什么菌?是一种很小的蘑菇么?

当年吴县“烂喉痧(猩红热)”瘟疫横行,这病先前从没见过,无古法可依,却来势凶猛,若无有效药,少则两三天,多则五六天,孩子必亡——这便是此病最可恨的地方,几乎像个恶鬼,专染少年孩童。

那一次,他见过了太多死伤的孩童,即便与吴县所有郎中大夫不顾安危日夜救命,仍有母亲嚎哭着抱着断气的孩子跪在他门前不肯起来,即便他说孩子已经走了,那些母亲也不肯相信,仍旧朝他磕头求救……疫情之处,横尸遍野之景象数十年还在他心中……他一直想知道“烂喉痧”是怎样传染的,这个谜团也耿耿于怀,无法释怀。

如果有了显微镜,日后会知晓答案吗?

叶天士本就是张仲景、元化一脉相承的郎中,除了温病,他对儿科、妇科、内科外科、五官科也都无所不精,为了求学甚至改名换姓拜师学艺,老骥伏枥,他还想救更多人。

思来想去,他站起身来,招来儿孙,将自己行医救人一辈子的积蓄都拿了出来:“好孙儿,你不是认得漕运码头的那些官儿?爷爷的钱都在这儿了,你跟管家到广州十三行,找那些外邦的红毛子,尽快给爷爷买一只显微镜来!”

仙迹提到显微镜,想必人人都知晓这是好东西,若不今早买回,日后只怕成了天价之物,一支难求。

不过叶天士倒是担忧错了,也就这事儿过后半个月,他跟船去广州的孙儿都还没回来,他出门买菜,顺带跟卖炭翁定了一车蜂窝煤回家烧,又在路边摊吃了顿“秦始皇爱吃的肘子肉夹馍”配上一杯“林姑娘牌奶茶”,这顿早点吃下来,也算中华上下五千年了嘿!

这卖后世奶茶的小贩,还学着后人一般做了个竹筒杯竹吸管,但是不能拿走,喝完了还得把竹筒得还给人家。

叶天士便站在奶茶铺子前头,慢慢吸着甜滋滋的奶茶。

对面街成衣铺子开了,最近汉女们都兴慕古之风,林姑娘在大唐不夜城穿了一晚上的唐制襦裙,早风靡江南了,还经过改良融合,如今成衣铺子里花团锦簇,什么样的都有,对了,饭馆里辣菜也多了。

现在辣椒可不低贱,一夜之间,各大饭庄里一盘辣炒腰子取了个“节节开花”的好名儿,现都卖几十文了。

“滋溜滋溜。”

叶天士一口气喝完奶茶,正回过身还竹筒呢,忽然就见人举着个铜制长条状的东西走街串巷吆喝:“洋人的显微镜!红毛洋人的显微镜!仙人和皇上都用的显微镜!能抓疫鬼的显微镜哎!三百两一支!”

他将信将疑上前一问才知道,这东西是铜匠铺和眼镜铺子的匠人根据西洋传教士传进来的显微镜仿制的。

那匠人凑过来小声道:“叶老,若是您要,不要您三百两,您是治病救人用的,给五十两就成了。您放一百个心,不会有错。我老实跟您说,你可别张扬,这母版我是托宁波亲戚从外面毛子私船上偷偷买的,被我拆得七零八碎,还没拼回去。”

顿了顿见叶天士还是狐疑,一咬牙一跺脚,把老底都说了:“叶老,您别不信!手上这虽是仿的,跟那真的一样,都能将物品放大几百倍,您试试就知道,一点也不差!我还雕花了呢,他们那个丑,不带刻绘!您瞧瞧我这镜桶外头的刻绘,喜鹊报春,好看吧?吉利得很!要不是刻绘花了三天,这玩意儿我们早做出来了,里头就是俩磨得薄薄的眼镜片,一个凸的,一个凹的,哎呦,最难就是在这,这镜片磨了老丁十天八天,废了200多片玻璃片,我跟他说了,红毛鬼能磨出来,凭什么我们磨不出来?他两天没闭眼死磕,也磨出来两个差不离的,要不是铜贵,改明儿我再做个桃木的、榉木的,卖5两就行。”

叶天士:“……”

好家伙,早知道不给孙子那么多钱了。

“那些红毛人说了,这显微镜叫列文虎克,就是这虎哥们发明的,他以前就是红毛子家开眼镜铺子的,跟老丁一样!这显微镜也是他手磨的镜片,他不也是个手艺厉害磨镜人么!一共也就做了两百多把,别人都磨不出那么薄。我听那些毛子说,他后来把牙垢刮下来,放在这上头看,就能看到仙迹说的细菌!说是细菌个个不一样,那些红毛人还把这事儿写在书上了,我还把他们的书一并买了,您要不要?但都是外邦那蚯蚓爬似的字,看也看不懂,您要是买我们这吴县产的老朱老丁显微镜,我就捎带送给您。”

红毛人已经看见细菌了?还出了医书?竟然还有书!

叶天士激动万分,当即拍板:“要!我买了!”

那朱匠人还拍着胸脯道:“得嘞,您放心,我看这显微镜的功夫就在磨镜片上,磨得越薄能把东西放得越大,老丁不认怂,他还想磨出更薄更好的镜片,要是真叫他得了,您给一点辛苦费,我上门给您换更好的镜片。您要是找红毛人大老远买来的,哪有咱们这儿换镜片便利啊是不是?”

叶天士一想,也是,找毛子们买,不留神坏了上哪儿换去?老朱的手艺还是好的,先前打得铜器都很精细,那老丁眼镜铺配的眼镜手艺也不错,叶天士就有一副老丁家的茶晶老花镜。

到了清代,这叆叇镜早不值钱了,满街私塾先生的脸上都拴着叆叇镜,遍地贩卖,如今人人可得,便是这显微镜片薄,技艺难磨,往后越发多人制了,想必也会价渐贱。

要是知道这显微镜是拿眼镜片做的,他就不让孙儿长途跋涉去广州十三行了!哎呦!真是失策!

不过孙儿那头买了也好,回来正好比比是外邦的好,还是我们吴县仿得好,于是便果断掏钱了,乐滋滋捧着书和显微镜回了家,一头钻进了书房里,好几天都不出来。

这且是后话了,如今将这时间拨回林菱下播后。

除了宋与明清,自西汉起的各个时空都有匠人着手研制所谓的显微镜,这东西脱胎于眼镜,各时空不乏有人将其联想在一起——因为华夏使用眼镜的时间已经可以追溯到西汉。

古已有之。

唯独秦朝,嬴政关心的却与其他人不同。

咸阳宫城内外,所有在宫中侍奉的医官、医家子弟、尚未离开的方士乃至巫女都受到了王令,陆续被召集入咸阳。

咸阳宫的寺人手持竹简,一个个核对名姓面部特征,哎将入宫的医官及术士、巫人都搜检全身,携带的药囊、砭石以及装神弄鬼的桃木、蛊虫等等全都不许带入大殿,连每个人的鞋底袜内都不放过。

寺人捏着鼻子查看完一名方士那似乎自打出生以来就从未洗过的大脚,眼角余光却意外瞥见一名身着宽袖白袍腰佩书刀的男人缓缓走过游廊,寺人微微躬身,向他稍一行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