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巨甲虫) (2 / 2)
热度小说网rdshuku.com
哈瓦斯也笑道:“确实挺可爱的,果然毛茸茸就适合小姑娘。”
菲尔尼利亚弯身帮她调整围巾,摸了摸她的脑袋,赞同地说:“嗯,像只小动物。”
颜摇:“……”像小动物是几个意思?
准备好后,众人一起出门。
夏撒早早地来到酒店,等在酒店的大厅里。
见到菲尔尼利亚一行人出来,他赶紧迎过去,高兴地说:“菲尔尼利亚大人,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出发了吗?”
“嗯,出发吧。”
得到准话,夏撒带着他们出门,尽职尽责地当一个引路人。
今天的天气并不好,天空阴阴沉沉的,风也很大。
虽然时间不算早,但城里的人并不多,来往的都是托美德尼星人,除了颜摇一行人外,并没有见到其他种族。
托美德尼星虽然是有名的矿星,但平时过来购买矿星的商人并不多,他们也都是挑季节来的,一般选择在风季过来。如今是风季末,寒季很快就到来,并不适合挖矿,是生意最冷清的时候。
他们一路出了城。
出城后,远远地就看到城外的黄沙之中零零落落地分布着一些黄色大石头,风沙从远处刮来,堆积在那些石头上,渐渐地将它们淹没。
直到夏撒带他们过去,颜摇才发现,那些安静地伫立在风沙之中的并不是石头,而是一种外壳和黄沙色泽相近的巨型甲壳虫。
夏撒走过去,嘴里发出一种奇怪的声音,便见那些如同石头般安静的巨虫动了起来。
巨虫原本安静地趴伏在黄沙之中,当它们被唤醒时,它们的复眼亮起红光,仿佛从没有生命特征的物种变得鲜活起来。
发现颜摇好奇的目光,夏撒介绍道:“颜摇小姐,这是我们托美德尼星特有的巨甲虫。别看它们笨重的样子,其实它们的速度很快的,能在黄沙中快速前进,堪称沙漠的行军蚁。而且它们十分耐寒,就算是寒季,它们也能在风雪之中穿行,是我们最好的伙伴。”
他慈爱地摸了摸身边的一只巨甲虫,从随身携带的布袋里取出一颗深黄色的矿石喂给它。
那只巨甲虫张开口器,吃掉深黄色矿石后,眼睛里的红光更加明亮。
颜摇顿时明白他的意思,看来这巨甲虫是托美德尼星人的交通工具。
托美德尼星人并不喜欢高科技产物,要不是为了接待星际商人,将他们星球的矿石卖出去,估计连空间港都不想建。
就连昨天他们乘坐的飞行器,也是夏撒为了接待他们去弄来的,不然他们昨天就应该坐巨甲虫进城。
这群巨甲虫都很大,约莫一米五高,两米长。
它们的脑袋部份有三排复眼,背上有坚硬的黄色甲壳,甲壳一层叠着一层,从腹下探出不少的触足,可以助它们在黄沙之上快速地移动。
菲尔尼利亚将颜摇抱到一只巨甲虫背上,他纵身跳上去,坐到她身后。
其他人也纷纷跳到巨甲虫背上,一行五十多人,每人一只巨甲虫,场面十分壮观。
等所有人都坐上巨甲虫,夏撒嘴里发出一道充满韵律的悠长的声音,巨甲虫沉默无声地调转头,朝着与城市相反的方向而去。
它们的速度从慢到快,如潮水般在黄沙之中前进。
巨甲虫移动的速度虽然快,但它们很平稳,坐在它的背上,并没有什么震动感,唯一让人受不了的,可能就是那迎面扑来的风沙。
就像坐敞篷车,在冰冷的沙漠中风驰电掣,上演速度与激情。
不过托美德尼星人已经习惯这样的寒冷,他们并没不觉得有什么,夏撒的声音在风中传来,那是一种极富节奏感的语调,像是歌谣,又像是某种古老的语言。
巨甲虫们应和着他的声音,复眼的红光十分明亮,宛若这黄沙中唯一的光芒。
颜摇起初还有闲暇张望,很快就受不了周围的风沙,将脸缩进围巾里,只露出一双眼睛,因为戴着防风镜,视线并没有被风沙影响。
巨甲虫前行的速度太快,迎面刮来的风十分考验它背上的人类的平衡。
颜摇一个没坐稳,身体往后仰去,被身后的男人探出的双手搂住。
她有些脸红,手忙脚乱地想要坐直身体,但巨甲虫背上的风实在大大了,吹得人东倒西歪的,虫背上又没有能让她稳住身体的东西。最后实在没辙,她只好靠着菲尔尼利亚,小声地说了句抱歉。
菲尔尼利亚有力的手臂揽着她,低头在她耳边道:“你不必和我说抱歉。”
他的声音在寒风中响起,透着几许温情和亲昵,让她的耳朵更红了。
颜摇心里升起几分羞赧,不敢让自己胡思乱想,定了定神,和躲在她斗篷兜帽里的皮鲁说话。
“皮鲁,你冷吗?”
“不冷的。”皮鲁的声音细细的,“斗篷的兜帽里很暖和,还有摇摇的体温呢。”
颜摇笑道:“不冷就好。”
矿洞在这片黄沙的深处。
越是深入,风沙越大,铺天盖地,宛若末世,看不清前路,也看不到后路。
黄沙漫天的世界里,只有几十只巨甲虫安静地前行,它们复眼的红色亮光是唯一的指明灯,风沙无法阻挡它们前行的步伐。
颜摇突然明白为什么托美德尼星人喜欢用巨甲虫作为交通工具,不仅是因为它们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还有它们本身具备辩别方向的能力。
托美德尼星最出名的矿石是一种黑磷金,能散发一种特殊的能量,影响整个星球的磁场,导致很多高科技产品失灵,根本无法使用。
所以托美德尼星人驯服了巨甲虫,与它们为伴,让它们为他们指路。
约莫跋涉一个半小时,巨甲虫终于停下来。
周围依然是黄沙漫天飞舞,遮天蔽日。
夏撒从巨甲虫背上跳下,他的声音从风中传来,“菲尔尼利亚大人,矿洞到啦。”